[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学术撷英  /  正文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展教活动的开展与思考——以上海儿童博物馆为例
作者:吴惟力

内容提要:上海儿童博物馆自2013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参观人数的激增、观众构成的改变导致场馆常态运营平衡模式被打破。本文通过对儿博馆免费开放以来的接待情况和展教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从陈列布展、教育活动实施与场馆运维等方面对儿博馆免费开放后的相关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试图就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展教活动的开展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儿童博物馆;免费开放;展览;儿童教育

 

上海儿童博物馆(以下简称“儿博馆”)于1996529日开馆,是践行宋庆龄女士“缔造未来”和“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念而建成的中国首座面向3-10岁儿童的专业博物馆。馆区占地约9000平米,建筑面积约4500平米,是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

一、儿童博物馆的由来与上海儿童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家族中的一个特别成员,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地区,是当时美国一群不满学校教育的家长与老师自发筹建的为儿童需求与兴趣服务的校外教育机构。根据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ACM(http://www.childrensmuseums.org)最新统计,美国现有243家儿童博物馆。(另有70家在建)

各家儿童博物馆的主题虽各有不同,但其展览与活动的指向性与目的性却高度一致,即聚焦于儿童本身,契合儿童兴趣,启发儿童好奇。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ACM)的描述是这样的: 

儿童博物馆(活动场所)的展示手段有:

“积木”(stacking blocks

“爬隧道”(crawling through a tunnel

“吹泡泡”(blowing bubbles

“呈现机器的内部构造”与“诠释科学原理”(Many children’s museums have exhibits that provide families an inside look into the workings of machines or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缩小到(孩子的)尺寸的家具、道具或材料”(furniture, props and materials scaled to their size……

以及所有“请触摸”的东西(at children’s museums the general rule is: Please Touch!

互动是超越语言的(Due to the interactive nature of children’s museums, most families can participate in exhibits regardless of their language fluency

 “请触摸”——超越语言的互动体验式参观作为儿童博物馆展览的基本原则,在上海儿童博物馆不同版本的陈列布展中均有充分体现。自1996年建馆后,儿博馆先后于2006年、2016年进行了2次陈列布展改版。(2016年改版正在施行中)每一次改版方案都充分考量到儿童对于体验式参观的偏好,在展区主题设置以及展项开发上,以贴近儿童生活、贴合儿童视线、贴准科学原理为最高准则,注重的并非儿童“学到了什么”,而是“萌发了什么”。

儿博馆在大量“请触摸”展区展项的基础上,“不问收获,但求积累”的原则探索各类展教活动的有效开展方式。目前已形成“以小带大、大小联动”的三个层面亲子活动序列:第一层面,普及型亲子活动,体现形式是“动手做”小课堂,活动频次约为每周6次,每次30分钟;第二层面,“精装版”科普教室,体现形式是“科学小讲堂”,活动频次约为每周3次,每次45分钟;第三层面,特色主题活动,体现形式多样,如“环保系列活动”、“自然生态嘉年华”、“艺术创想”等,活动适应年龄段、实施频次虽各有差异,但共通点是与社会机构或教育活动达人联动合作,启迪儿童与家长对宇宙奥秘、生物多样性、世界文化等展教内核的兴趣,从而引领进一步的学习。2015年,共有20771名游客参与了儿博馆各序列的主题活动,约占入馆观众的10.2%

互动性的展览与参与面广泛的教育活动相结合,是上海儿童博物馆实现展教内核的有效手段,亦是践行儿博馆“一座试图影响孩子一生的博物馆”终极目标的主要路径。

二、儿博馆免费开放概览

20133月,儿博馆开始实施免费入馆的运行模式,直至201510月闭馆修缮。

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的激增使场馆运营遭遇不少问题,也使儿博馆的展览设施与各岗位工作人员均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与考验。通过免费开放以来的客流数据调研和客流来源分析,结合开放实践,我们对儿博馆免费开放后展教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主要特点如下: 

(一)免费开放前后客流数据

收费模式下的儿博馆,展教资源供给与需求基本稳定,客流也呈现平稳状态。免费开放后,这一状态被打破,客流出现显著上升。

1、人数

2011-20156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比较儿博馆年入馆人数与单日最高入馆人数见下表:

1:年入馆人数与单日最高人数统计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儿博馆施行收费开放时,年入馆人数稳定在10万-12万区间内,增幅或降幅均不超过上一年的10%。自2013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尽管由于馆内局部改造,每年均有1-2个月的闭馆期,入馆人数仍迅速攀升。相较于2012年,2013年开放期间月均入馆人数增长率为200%2014年为280%2015年为230%。单日入馆人数最高值也出现在免费开放期,为2014年的7351人。

2、入馆散客与团队

儿博馆的受众在节假日以散客为主,非国定节假日则以团队居多。

1)人数

选取开放天数相对持平(相差22个开放日),开放时间具有连续性的2012年与2014年数据作为比对样本,得出下表: 

2:年入馆散客与团队人数统计表

由上表可见,2014年散客人数比2012年增长186%,团队数则只增长了8%2012年,儿博馆散客与团队比例约为5.512014年该比例为14.61

散客数量的激增是免费开放的体现,团队数量相对恒定则是因为儿博馆相关接待办法在免费开放前与免费开放后具有一贯性,即设置团队日常接待上限,这也是限于儿博馆以互动为主的展示形态和辅导式的讲解接待模式制定的针对性办法。

2)来源与构成

儿博馆参观团队以本市幼儿园、小学、特殊关爱群体为主要来源,外地团队较少,且多为业务交流。

免费开放后,儿博馆散客数量激增的同时,散客来源与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A.本市游客较外地游客增幅明显。

儿博馆作为专业类场馆,针对的受众是特定的(3-10岁儿童及其家庭),这使得儿博馆的自我推介渠道也受到一定限制。不少外地适龄儿童家长或通过馆方自媒体平台,或通过搜索旅游网站获知信息,选择将儿博馆作为亲子旅游的落脚点之一,不少上海周边地区游客甚至将儿博馆作为一日游的唯一景点。尤其是免费开放以来,游客激增带动网络搜索热度,造成了外地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

不过,与增幅“温和”的外来游客相比,儿博馆周边地区居民的重复参观率提升更是明显。免费开放后,不少周边社区住户将儿博馆视为自家“后花园”,带着孩子全天候在馆内消磨时光。他们(她们)来馆频次高、数量多,占据了馆内有限的展教资源,使得不少迟来的外地游客在遭遇限流或被告知活动名额告罄后,只得失望而归。

B.“代家长”异军突起。

此处的“代家长”是生造词,主要指老年人、保姆或其他临时监护人。笔者发现,免费开放后儿博馆平日的受众几乎都是老年人带着第三代、保姆带着被监护人等,只有极少数儿童是由父母带来。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父母缺位的“隔代教育”,可能在未来还会有“保姆式教育”。这些代监护人限于精力与学识,或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只能聚焦于孩子安全、饮食等基本需求,对引导他们(她们)体验博物馆展教资源缺乏经验与热情,更谈不上进一步的交流反馈。

()展区展项与保障措施

以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展览在免费开放后受到客流的冲击,老化、损坏的速度较之前呈几何倍数增长。2006-2013年间,馆内几乎所有展项在常规维保基础上仍能维持80%的完好率,免费开放期,共有2个展项损伤严重无法修复,另有5个展项在增加维修频率后勉力运作,互动效果不及完好时的50%。为了弥补展项老损的遗憾,儿博馆于13-15年期间先后开发了“嫦娥奔月”卫星发射演示、“赶碳能源研究所”、“环保水池”等展项,并结合展项配套研发了多个主题活动与材料包,持续带给受众欢乐与收获。

为保障免费开放后游客的安全与参观舒适度,儿博馆延请专家测算馆内瞬时最大承载量,并在馆内出入口处安装头肩识别人数统计装置,实时采集馆内人数并上传到平台联动,当馆内瞬时客流量逼近最大承载量时,即启动限流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免费开放后的客流量问题得以缓解。

三、免费开放后展教工作的实施与思考

儿博馆实施免费开放以来,一直力求在原有展教活动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以适应这一新模式,过程中既有事半功倍,也曾遭遇问题。笔者作为儿博馆日常运行的负责人以及2016版陈列布展牵头人之一,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免费开放模式下儿童博物馆的展教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形成了下列观点。

(一)展览——多人参与、主次结合、动线流畅、可持续性

展览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运行的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操作过程,每个展览都存在差异,然而有一些基本元素是每个展览的设计与制作都需要讨论并重点关注的,即展览的目标人群——观众、展览的场地——展厅和展览的构成——展品。展览的方案与所有资源都要围绕这三个基本元素展开,否则必然导致展览的失败。结合儿博馆实例,笔者认为体验式展览的优缺点在免费开放模式下均显得十分突出:它照应到了博物馆的受众群体——儿童对交互式展项的需求,却对展品展项的可持续性提出严峻挑战。借儿博馆新一轮陈列布展之机,我们在规划展区与开发展项时,以“多人参与、主次结合、动线流畅、具备可持续性”为原则,排除了即时参与人数不多、稳定性不强、不够“皮实”的展项,保留下来的展项遵循“基本体验(50%——简单交互(30%——深度参与(20%”的有机配比,以动静结合的展示手段让3-10岁儿童通过观察、体验和参与,潜移默化地吸收航海、航天、天文、环保等学科知识,浸润人文、艺术气息,培育亲子、共享理念。

在参观动线设计上,结合儿童“不走寻常路”的思维模式,各展厅虽由故事主题联结,但展项均为独立个体,可由儿童任意选择体验。此外,还打通了室内与室外的动线,在儿博馆室外广场辟建展项与休息区,增加大客流时观众的疏散意愿与速度。

针对儿童的陈列布展项目都应以“鼓励学习、激励好奇”为总体目标,在陈列设计多考虑儿童本身的特点,兼顾“有趣”和“长效”,给予儿童最大自由度的同时兼顾教育效果,这是儿童博物馆陈列布展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首要原则。 

(二)教育活动——有教无类与量力而行

20078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此次定义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业务目的首位,取代了多年来将“研究”置于首位的认识。看起来这只是表述语序的调整,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博物馆界近年来对博物馆社会责任的强调,反映了对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关注,也反映了博物馆在工作态度上更采取外向的选择。我们还应该注意,定义在表述时,是将“教育”作为“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等项博物馆基本业务的共同目的,也就是说,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贯彻“教育”的目的,不应只是将本职业务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工作目的。此外,各项业务活动要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专长,使博物馆教育发挥实效,丰富多彩。

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采用了国际博协2007年维也纳会议对博物馆的定义,将博物馆定义为为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和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非营利组织。事实上,在《博物馆条例》颁布之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已经跟随国际博物馆界主流,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视为自己的核心功能。

笔者认为,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博物馆更应把教育活动放在首要位置,展教一体,展为教之本,教为展之责,研究也同样如此。儿博馆一直秉持普适性活动有教无类、有偿活动量力而行的理念开发并实施Made in Shanghai Children’s Museum”的教育活动,为儿博馆培育了一大批忠实“馆粉”。

据统计,收费开放期(2012年)与免费开放期(2014年),儿博馆教育活动受众人数分别是33876人与30058人,月平均受众数分别为2823人与2732人。笔者认为,由于儿博馆教育活动资源供给是有限的,虽然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增多,但活动的受众量仍然与收费时期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免费后活动受众比率反而下降了。在展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教育活动资源精细化利用,防止出现供不应求或冷热不均的现象呢?笔者的观点是,博物馆教育活动要充分构建好“公益免费”、“有偿服务”与“线下输出”三个平台,实现联动互补。

1“公益免费”:覆盖对象主要是无法亲身来馆参观的观众与周边重复来馆参观的居民。博物馆教育人员通过自媒体平台或开发APP,共享网上“家庭教室”、“动手做”小视频、小游戏、参观学习单等,既有利于传递博物馆教育理念,又可避免有限活动资源被“住得近”的观众长期反复占用。

2“有偿服务”:覆盖对象为一般来馆适龄儿童。教育人员针对儿童年龄分众设计活动并收取材料成本费,制作的活动成果可带走作为活动纪念和奖品。 

3“线下输出”:联合外力搭建平台,实现博物馆教育活动“走出去”。活动主题与形式可视博物馆展教内容与合作方需求而定,如环保主题活动;儿童公共安全主题活动;生理、心理卫生主题活动;手工技能主题活动等。儿博馆曾携展教具与活动材料包多次参加上海科技活动周、科普夏令营等活动,这不仅是博物馆自我营销的良方,亦是儿童博物馆家族一直倡导的“服务社区”理念的本土化实现。

 (三)评估——持续跟进,培育“博物馆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讲话中,针对科普工作特别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海儿童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专题科普场馆,承担着以体验式的展览与活动引领孩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任,这使得对于博物馆展教工作效能的评估犹显重要。

然而,对于儿童博物馆的主要受众——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活动的评估,目前尚缺乏具体的验证标准。2016年6月,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中,获一等奖的福建省科技馆在总结本馆开发的“以任务驱动、造自由探究之船”活动中也提到:“家长(的评估):通过亲子活动的作品、抽样口头或书面调研等作为评价依据。孩子(的评估):对孩子的活动成效评价比较难以细节化及量化。以孩子的沉浸状态、作品、工作单、口头采访或书面总结,评价活动效果,但……这些评价相对主观,似乎比较难做到精确客观。”

笔者认为,儿童类博物馆只能通过抽样调研来验证“吸收知识、引领好奇、激发兴趣”这三个教育愿景对儿童与家长的实施效果,同时最好能够针对特定儿童与家长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或线下活动(社区)的方式收集一定数量适龄儿童数据,培育其本人或家庭成员成为“儿童博物馆之友”,定期组织活动、采集数据、归纳相关反馈,此举对博物馆展教资源的针对性开发与提供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儿童博物馆观众长期研究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上海310岁的儿童人口将在2026年达到顶峰,而上海市冠名儿童博物馆的目前仅儿博馆1家场馆。在美国,平均2万目标观众就有1座儿童博物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儿博馆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游客旺盛的参观需求与展教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作为儿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有潜心把本馆的展教工作做到位,做踏实,才能真正“对得起”每一位来馆观众,同时尽可能在免费开放前提下,让展教资源的利用更精细化、让有限的展教资源发挥出最大教育效果

  1. 首页
  2. 研究成果
  3. 学术撷英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展教活动的开展与思考——以上海儿童博物馆为例
2020年03月20日
信息来源:吴惟力

内容提要:上海儿童博物馆自2013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参观人数的激增、观众构成的改变导致场馆常态运营平衡模式被打破。本文通过对儿博馆免费开放以来的接待情况和展教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从陈列布展、教育活动实施与场馆运维等方面对儿博馆免费开放后的相关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试图就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展教活动的开展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儿童博物馆;免费开放;展览;儿童教育

 

上海儿童博物馆(以下简称“儿博馆”)于1996529日开馆,是践行宋庆龄女士“缔造未来”和“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念而建成的中国首座面向3-10岁儿童的专业博物馆。馆区占地约9000平米,建筑面积约4500平米,是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

一、儿童博物馆的由来与上海儿童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家族中的一个特别成员,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地区,是当时美国一群不满学校教育的家长与老师自发筹建的为儿童需求与兴趣服务的校外教育机构。根据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ACM(http://www.childrensmuseums.org)最新统计,美国现有243家儿童博物馆。(另有70家在建)

各家儿童博物馆的主题虽各有不同,但其展览与活动的指向性与目的性却高度一致,即聚焦于儿童本身,契合儿童兴趣,启发儿童好奇。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ACM)的描述是这样的: 

儿童博物馆(活动场所)的展示手段有:

“积木”(stacking blocks

“爬隧道”(crawling through a tunnel

“吹泡泡”(blowing bubbles

“呈现机器的内部构造”与“诠释科学原理”(Many children’s museums have exhibits that provide families an inside look into the workings of machines or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缩小到(孩子的)尺寸的家具、道具或材料”(furniture, props and materials scaled to their size……

以及所有“请触摸”的东西(at children’s museums the general rule is: Please Touch!

互动是超越语言的(Due to the interactive nature of children’s museums, most families can participate in exhibits regardless of their language fluency

 “请触摸”——超越语言的互动体验式参观作为儿童博物馆展览的基本原则,在上海儿童博物馆不同版本的陈列布展中均有充分体现。自1996年建馆后,儿博馆先后于2006年、2016年进行了2次陈列布展改版。(2016年改版正在施行中)每一次改版方案都充分考量到儿童对于体验式参观的偏好,在展区主题设置以及展项开发上,以贴近儿童生活、贴合儿童视线、贴准科学原理为最高准则,注重的并非儿童“学到了什么”,而是“萌发了什么”。

儿博馆在大量“请触摸”展区展项的基础上,“不问收获,但求积累”的原则探索各类展教活动的有效开展方式。目前已形成“以小带大、大小联动”的三个层面亲子活动序列:第一层面,普及型亲子活动,体现形式是“动手做”小课堂,活动频次约为每周6次,每次30分钟;第二层面,“精装版”科普教室,体现形式是“科学小讲堂”,活动频次约为每周3次,每次45分钟;第三层面,特色主题活动,体现形式多样,如“环保系列活动”、“自然生态嘉年华”、“艺术创想”等,活动适应年龄段、实施频次虽各有差异,但共通点是与社会机构或教育活动达人联动合作,启迪儿童与家长对宇宙奥秘、生物多样性、世界文化等展教内核的兴趣,从而引领进一步的学习。2015年,共有20771名游客参与了儿博馆各序列的主题活动,约占入馆观众的10.2%

互动性的展览与参与面广泛的教育活动相结合,是上海儿童博物馆实现展教内核的有效手段,亦是践行儿博馆“一座试图影响孩子一生的博物馆”终极目标的主要路径。

二、儿博馆免费开放概览

20133月,儿博馆开始实施免费入馆的运行模式,直至201510月闭馆修缮。

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的激增使场馆运营遭遇不少问题,也使儿博馆的展览设施与各岗位工作人员均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与考验。通过免费开放以来的客流数据调研和客流来源分析,结合开放实践,我们对儿博馆免费开放后展教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主要特点如下: 

(一)免费开放前后客流数据

收费模式下的儿博馆,展教资源供给与需求基本稳定,客流也呈现平稳状态。免费开放后,这一状态被打破,客流出现显著上升。

1、人数

2011-20156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比较儿博馆年入馆人数与单日最高入馆人数见下表:

1:年入馆人数与单日最高人数统计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儿博馆施行收费开放时,年入馆人数稳定在10万-12万区间内,增幅或降幅均不超过上一年的10%。自2013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尽管由于馆内局部改造,每年均有1-2个月的闭馆期,入馆人数仍迅速攀升。相较于2012年,2013年开放期间月均入馆人数增长率为200%2014年为280%2015年为230%。单日入馆人数最高值也出现在免费开放期,为2014年的7351人。

2、入馆散客与团队

儿博馆的受众在节假日以散客为主,非国定节假日则以团队居多。

1)人数

选取开放天数相对持平(相差22个开放日),开放时间具有连续性的2012年与2014年数据作为比对样本,得出下表: 

2:年入馆散客与团队人数统计表

由上表可见,2014年散客人数比2012年增长186%,团队数则只增长了8%2012年,儿博馆散客与团队比例约为5.512014年该比例为14.61

散客数量的激增是免费开放的体现,团队数量相对恒定则是因为儿博馆相关接待办法在免费开放前与免费开放后具有一贯性,即设置团队日常接待上限,这也是限于儿博馆以互动为主的展示形态和辅导式的讲解接待模式制定的针对性办法。

2)来源与构成

儿博馆参观团队以本市幼儿园、小学、特殊关爱群体为主要来源,外地团队较少,且多为业务交流。

免费开放后,儿博馆散客数量激增的同时,散客来源与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A.本市游客较外地游客增幅明显。

儿博馆作为专业类场馆,针对的受众是特定的(3-10岁儿童及其家庭),这使得儿博馆的自我推介渠道也受到一定限制。不少外地适龄儿童家长或通过馆方自媒体平台,或通过搜索旅游网站获知信息,选择将儿博馆作为亲子旅游的落脚点之一,不少上海周边地区游客甚至将儿博馆作为一日游的唯一景点。尤其是免费开放以来,游客激增带动网络搜索热度,造成了外地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

不过,与增幅“温和”的外来游客相比,儿博馆周边地区居民的重复参观率提升更是明显。免费开放后,不少周边社区住户将儿博馆视为自家“后花园”,带着孩子全天候在馆内消磨时光。他们(她们)来馆频次高、数量多,占据了馆内有限的展教资源,使得不少迟来的外地游客在遭遇限流或被告知活动名额告罄后,只得失望而归。

B.“代家长”异军突起。

此处的“代家长”是生造词,主要指老年人、保姆或其他临时监护人。笔者发现,免费开放后儿博馆平日的受众几乎都是老年人带着第三代、保姆带着被监护人等,只有极少数儿童是由父母带来。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父母缺位的“隔代教育”,可能在未来还会有“保姆式教育”。这些代监护人限于精力与学识,或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只能聚焦于孩子安全、饮食等基本需求,对引导他们(她们)体验博物馆展教资源缺乏经验与热情,更谈不上进一步的交流反馈。

()展区展项与保障措施

以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展览在免费开放后受到客流的冲击,老化、损坏的速度较之前呈几何倍数增长。2006-2013年间,馆内几乎所有展项在常规维保基础上仍能维持80%的完好率,免费开放期,共有2个展项损伤严重无法修复,另有5个展项在增加维修频率后勉力运作,互动效果不及完好时的50%。为了弥补展项老损的遗憾,儿博馆于13-15年期间先后开发了“嫦娥奔月”卫星发射演示、“赶碳能源研究所”、“环保水池”等展项,并结合展项配套研发了多个主题活动与材料包,持续带给受众欢乐与收获。

为保障免费开放后游客的安全与参观舒适度,儿博馆延请专家测算馆内瞬时最大承载量,并在馆内出入口处安装头肩识别人数统计装置,实时采集馆内人数并上传到平台联动,当馆内瞬时客流量逼近最大承载量时,即启动限流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免费开放后的客流量问题得以缓解。

三、免费开放后展教工作的实施与思考

儿博馆实施免费开放以来,一直力求在原有展教活动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以适应这一新模式,过程中既有事半功倍,也曾遭遇问题。笔者作为儿博馆日常运行的负责人以及2016版陈列布展牵头人之一,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免费开放模式下儿童博物馆的展教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形成了下列观点。

(一)展览——多人参与、主次结合、动线流畅、可持续性

展览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运行的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操作过程,每个展览都存在差异,然而有一些基本元素是每个展览的设计与制作都需要讨论并重点关注的,即展览的目标人群——观众、展览的场地——展厅和展览的构成——展品。展览的方案与所有资源都要围绕这三个基本元素展开,否则必然导致展览的失败。结合儿博馆实例,笔者认为体验式展览的优缺点在免费开放模式下均显得十分突出:它照应到了博物馆的受众群体——儿童对交互式展项的需求,却对展品展项的可持续性提出严峻挑战。借儿博馆新一轮陈列布展之机,我们在规划展区与开发展项时,以“多人参与、主次结合、动线流畅、具备可持续性”为原则,排除了即时参与人数不多、稳定性不强、不够“皮实”的展项,保留下来的展项遵循“基本体验(50%——简单交互(30%——深度参与(20%”的有机配比,以动静结合的展示手段让3-10岁儿童通过观察、体验和参与,潜移默化地吸收航海、航天、天文、环保等学科知识,浸润人文、艺术气息,培育亲子、共享理念。

在参观动线设计上,结合儿童“不走寻常路”的思维模式,各展厅虽由故事主题联结,但展项均为独立个体,可由儿童任意选择体验。此外,还打通了室内与室外的动线,在儿博馆室外广场辟建展项与休息区,增加大客流时观众的疏散意愿与速度。

针对儿童的陈列布展项目都应以“鼓励学习、激励好奇”为总体目标,在陈列设计多考虑儿童本身的特点,兼顾“有趣”和“长效”,给予儿童最大自由度的同时兼顾教育效果,这是儿童博物馆陈列布展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首要原则。 

(二)教育活动——有教无类与量力而行

20078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此次定义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业务目的首位,取代了多年来将“研究”置于首位的认识。看起来这只是表述语序的调整,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博物馆界近年来对博物馆社会责任的强调,反映了对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关注,也反映了博物馆在工作态度上更采取外向的选择。我们还应该注意,定义在表述时,是将“教育”作为“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等项博物馆基本业务的共同目的,也就是说,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贯彻“教育”的目的,不应只是将本职业务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工作目的。此外,各项业务活动要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专长,使博物馆教育发挥实效,丰富多彩。

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采用了国际博协2007年维也纳会议对博物馆的定义,将博物馆定义为为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和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非营利组织。事实上,在《博物馆条例》颁布之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已经跟随国际博物馆界主流,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视为自己的核心功能。

笔者认为,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博物馆更应把教育活动放在首要位置,展教一体,展为教之本,教为展之责,研究也同样如此。儿博馆一直秉持普适性活动有教无类、有偿活动量力而行的理念开发并实施Made in Shanghai Children’s Museum”的教育活动,为儿博馆培育了一大批忠实“馆粉”。

据统计,收费开放期(2012年)与免费开放期(2014年),儿博馆教育活动受众人数分别是33876人与30058人,月平均受众数分别为2823人与2732人。笔者认为,由于儿博馆教育活动资源供给是有限的,虽然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增多,但活动的受众量仍然与收费时期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免费后活动受众比率反而下降了。在展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教育活动资源精细化利用,防止出现供不应求或冷热不均的现象呢?笔者的观点是,博物馆教育活动要充分构建好“公益免费”、“有偿服务”与“线下输出”三个平台,实现联动互补。

1“公益免费”:覆盖对象主要是无法亲身来馆参观的观众与周边重复来馆参观的居民。博物馆教育人员通过自媒体平台或开发APP,共享网上“家庭教室”、“动手做”小视频、小游戏、参观学习单等,既有利于传递博物馆教育理念,又可避免有限活动资源被“住得近”的观众长期反复占用。

2“有偿服务”:覆盖对象为一般来馆适龄儿童。教育人员针对儿童年龄分众设计活动并收取材料成本费,制作的活动成果可带走作为活动纪念和奖品。 

3“线下输出”:联合外力搭建平台,实现博物馆教育活动“走出去”。活动主题与形式可视博物馆展教内容与合作方需求而定,如环保主题活动;儿童公共安全主题活动;生理、心理卫生主题活动;手工技能主题活动等。儿博馆曾携展教具与活动材料包多次参加上海科技活动周、科普夏令营等活动,这不仅是博物馆自我营销的良方,亦是儿童博物馆家族一直倡导的“服务社区”理念的本土化实现。

 (三)评估——持续跟进,培育“博物馆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讲话中,针对科普工作特别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海儿童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专题科普场馆,承担着以体验式的展览与活动引领孩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任,这使得对于博物馆展教工作效能的评估犹显重要。

然而,对于儿童博物馆的主要受众——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活动的评估,目前尚缺乏具体的验证标准。2016年6月,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中,获一等奖的福建省科技馆在总结本馆开发的“以任务驱动、造自由探究之船”活动中也提到:“家长(的评估):通过亲子活动的作品、抽样口头或书面调研等作为评价依据。孩子(的评估):对孩子的活动成效评价比较难以细节化及量化。以孩子的沉浸状态、作品、工作单、口头采访或书面总结,评价活动效果,但……这些评价相对主观,似乎比较难做到精确客观。”

笔者认为,儿童类博物馆只能通过抽样调研来验证“吸收知识、引领好奇、激发兴趣”这三个教育愿景对儿童与家长的实施效果,同时最好能够针对特定儿童与家长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或线下活动(社区)的方式收集一定数量适龄儿童数据,培育其本人或家庭成员成为“儿童博物馆之友”,定期组织活动、采集数据、归纳相关反馈,此举对博物馆展教资源的针对性开发与提供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儿童博物馆观众长期研究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上海310岁的儿童人口将在2026年达到顶峰,而上海市冠名儿童博物馆的目前仅儿博馆1家场馆。在美国,平均2万目标观众就有1座儿童博物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儿博馆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游客旺盛的参观需求与展教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作为儿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有潜心把本馆的展教工作做到位,做踏实,才能真正“对得起”每一位来馆观众,同时尽可能在免费开放前提下,让展教资源的利用更精细化、让有限的展教资源发挥出最大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