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学术撷英  /  正文
浅论《仁风披丹冈》的绘画主题与内涵
作者:王成伟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有一幅《仁风披丹冈》立轴(图一),纸本设色,纵128.5厘米、横45厘米。作者自题画名“仁风披丹冈”,款署“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孙大元帅北上,张坤仪恭绘敬祝。”款识下方钤白文“幼华画印”、朱文“坤仪染翰”各一枚,画幅右下角另钤朱文“寿如金石佳且好兮”押角印一枚。以接近整幅的笔墨绘白凤一只蹲立于巉岩绝壁上。凤用蛤粉等白色颜料以没骨法绘羽,以墨笔绘眼、喙、爪和翅间黑羽、尾端翎眼。凤扭头向斜下后视,其视线延展于画幅之外,若有所睹。巉岩用赭石加淡墨以大斧劈皴法绘制,又以更淡的笔触横扫出远处的山峦,咫尺之间营造出千里之势。

张坤仪(18951969),字幼华,号曲江女郎,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早年随居廉高足容祖椿习居派绘画,又从表兄叶恭绰研习金石书画。约在1919年前后于沪上结识高奇峰,遂从其习画,为入室弟子,后被收为义女。张坤仪主攻花鸟,笔墨刚柔相济,工写兼备。侍师左右十余载,深得高奇峰神髓,其作品主题和笔墨意趣都未超出高奇峰之藩篱。此幅绘于1924年的《仁风披丹冈》就与高奇峰的一幅《白凤凰》(图二)在构图、用笔、设色等方面都十分相似。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张坤仪此作脱胎于高其峰的《白凤凰》,但题名为《仁风披丹冈》,正是张坤仪赋予以鲜明的主题。此主题虽非张坤仪首创,却对民国画家产生较大影响,此后多有这类题名的名家画作出现,如张善孖、黄君璧等就有《仁风披丹冈》多幅(图三、四、五)。

与张善孖全用朱红色涂染山石不同,张坤仪所绘山石并不是这样炫目的色彩,这是否就背离了题名中的“丹冈”之本意呢?

对于这个问题,还得先从“丹冈”是什么谈起。按《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晋郭璞《鸾鸟赞》又云:“鸾翔女床,凤出丹穴,拊翼相和,以应圣哲。”[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虚构出来的一种神鸟,凤凰生长于丹穴山中,则《仁风披丹冈》题名中的“丹冈”即是丹穴山之山冈。

那么丹穴山是否就如其名而为红色呢?要解决这个疑问,又需从丹穴山之得名来考察。丹穴山得名于发源自此的丹水,而丹水却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红色之水。按《水经注·丹水》:“水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赤光上照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长居渊中。”是丹鱼因有“赤光”而得名,丹水、丹穴山之名“丹”字,又皆出于丹鱼之故。而张善孖等画家笔下的色彩,一方面是为附会“丹冈”的字面意思,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增强艺术表现之需要。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认为凤凰只在君主贤明的清平盛世才会出现,故凤凰的现身被认定是祥瑞之兆,是天下太平的象征。

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黄帝即位,惟圣恩承天,明道一修,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维思影像,夙夜晨兴。于是乃问天老曰:‘凤像何如?’天老曰:‘夫凤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鹤植鸳鸯思,丽化枯折所志,龙文龟身,燕喙鸡噣,骈翼而中注,首戴德,顶揭义,背负仁,心信智,食则有质,饮则有仪,往则有文,来则有嘉。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飞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翼挟义,衷抱忠,足履正,尾系武,小声合金,大声合鼓。延颈奋翼,五光备举,光兴八风,气降时雨。此谓凤像。夫惟凤为能究万物,随天祉,象百状,达于道。去则有灾,见则有福。览九州,观八极,备文武,正王国。严照四方,仁圣皆伏。故得凤像之一者凤过之,得二者凤下之,得三者则春秋下之,得四者则四时下之,得五者则终身居之。’黄帝曰:‘于戏,盛哉!’于是乃备黄冕,带黄绅,斋于中宫,凤乃蔽日而降。黄帝降自东阶,西面启首曰:‘皇天降兹,敢不承命。’于是凤乃遂集东囿,食帝竹实,栖帝梧树,终身不去。”黄帝是中国上古时期有名的贤德圣主,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战蚩尤,平炎帝,“惟圣恩承天,明道一修,惟仁是行”,终于“宇内和平”,引得凤凰“蔽日而降”。

不惟黄帝时有凤凰现世的传说,大凡三皇五帝这些上古时代的明主圣王,多因德行卓著而引得“凤凰来仪”;笃仁重德的周文王,也因“发政施仁”而有“凤凰鸣于岐山”的记载。故《淮南子》说:“昔者二皇,凤至于庭二皇,伏羲、神农;三代,凤至于门三代,尧、舜、禹也;周室,凤至于泽。德弥浇,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近。”

因“凤凰来仪”是“圣德所感,非力能致之”[2],故古人便用这一瑞像来美化帝王贤德、政治修明,并多见诸古代文献记录。如:西汉孝宣之治,“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3];东汉光武中兴,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颍川之陕县”[4];金章宗明昌之治,泰和四年“磁州武安县南鼓山北石圣台凤凰见”[5]

凤因具有德、义、礼、仁、信等多种高尚的品质,便又借以比喻具有圣德之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曰:“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于凤鸟。”[6]

在传统文化中,凤多被绘制成五采或红色,此幅《仁风披丹冈》所绘为白凤,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涵义?

按《朝野佥载》卷三:“昔蔡衡云,凤之类有五:其色赤者,文章凤也;青者,鸾也;黄者,鹓雏也;白者,鸿鹄也;紫者,鸑鷟也。”《仁风披丹冈》中的白凤即是五凤之一的鸿鹄。鸿鹄善飞,历代诗歌多有吟咏。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绝四海”[7];“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8]等诗句。而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又借鸿鹄善飞之意进行引申,将鸿鹄比喻为志向高远之人。

《仁风披丹冈》绘的是凤,而题名却作“风”,那么凤与风又有何关联呢?

仅从两个字的字形来看,早在汉字肇始的商代,在甲骨文中“凤(鳳)”与“风(風)”便是同一个字,都作从鸟凡声的“鳳”字,鸟如凤状。究其原因,大约是古人用象形的方法造字时,因风是无形的自然现象,并无直观的形态可以参照着进行模拟,便“假借”了一个同音的凤字。不同含义而使用同一个字,会造成含义混淆和理解偏差,于是至迟在春秋时期汉字分化情况变得异常普遍,曾经用同一个字形表示不同含义的汉字出现了独立表达的倾向。这种现象,文字学家称之为“分别字”[10]。如:“它”是“蛇”字的初文,后表示蛇义的添虫旁,以与它字分别;“或”是“国”(國)、“域”两字的初文,后分别加囗、土派生出国、域两字以与或义分别。“凤”与“风”也出现了分化现象,凤字保留了原来的字形,而风字则改为从虫凡声的形声字。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大抵是古人认为“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11],根据这种自然现象,赋予风字以更加具象而独特的字形符号。

凤与风曾共用一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信仰的方面,古人认为凤与风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凤的住、行离不开风。《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暮宿风穴。”《埤雅》卷八:“龙乘云,凤乘风。”而两者更为紧密的联系,则或许是古人对凤的崇拜,将它当作了能兴风的“风神”。[12]

是故《仁风披丹冈》题名用“风”字便蕴含了凤之义。那么作者为何不直截了当地题作“凤”字呢?这是因为题名“仁风”,又具有一层深刻的文化含义。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是用风吹草伏的自然现象来形容德化。于是有“仁风偃物,德以礼宣”[13],以“仁风”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14]如《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旧唐书·房玄龄传》:“陛下仁风被于率土,孝德彰于配天。”《全唐文·湘君庙记》:“及我使君濮阳公之来也,抚此疲氓,一振仁风。”

1924年1023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倒北京直系政府。1025日,冯玉祥等电邀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大计。1113日,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等乘“永丰”舰启程北上。

在中山先生北上之际,广州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纷纷馈赠礼品以表达心声。如广州总工会赠“定鼎中原”银鼎(图七),广州商会赠“统一先声”银杯(图八)。1925年年初,在中山先生抵京后,旅京广东同乡赠“天下归仁”银杯(图九)。这些珍贵的礼物都表达了同一个愿望——祝愿中山先生此次北上之行能引领中国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给国家带来和平统一。

张坤仪在中山先生临行北上之时“恭绘”《仁风披丹冈》,不仅含蓄地表达了这一美好愿望,而且还蕴含了更多的寓意。

首先,是以物喻人,用凤来比拟中山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格,称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具有“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不仅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他有着“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为人民除忧愁,谋幸福,争权利,并乐此不疲。他“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因此,张坤仪以凤来比拟中山先生是恰如其分的。

其次,以凤是祥瑞之兆,“见则天下安宁”,祈愿中山先生此行为中国带来和平、统一,为全国人民带来安定、幸福。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是革命的果实却为袁世凯所窃取。此后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外有列强凌辱,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桎梏着中国,使其失去独立和统一;内又历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割据与混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中山先生“毕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而奋斗,他始终强烈反对不平等条约,并把它视为谋求祖国独立和统一斗争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活动”[15];同时,中山先生为保卫得之不易的民主共和制度,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其后又积极组织北伐,希望以武力统一全国。北京政变送来了和平统一的曙光。19241031日,段祺瑞复电中山先生云:“公元勋照耀,政想宏深;命驾北来,登高发响,此天下之所想望,尤南北合力统一之先声。”[16]中山先生此行正是本着为国为民的目的。他自言“到北京去从事和平统一”[17],是“去宣传主义,组织团体,扩充党务”,是为了“达到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主张”,让全国人民“脱离这十三年革命的痛苦,享革命的幸福”[18]

再次,以五凤之一的鸿鹄为意象,一方面是“敬祝”中山先生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广州至北京,直线距离便有两千余公里之遥,况中山先生乃走海路,途经上海,转道日本,再至天津,所行路途更远,所耗时日尤多。此行自1113日启程至1231日抵京,历时近五十日,海上漂泊十余日,备受舟车劳顿之苦。张坤仪便是借此画表达亘古不变的送别主题,即祝愿中山先生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同时,借用鸿鹄的意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敬祝”中山先生能一展鸿鹄之志。中山先生怀有“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19],有着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志向。此次北上之行若能成功,可谓是实现中山先生统一中国梦想的“天赐”良机。

最后,题作“仁风”,是希望中山先生这位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在“握大政权”后能够施行仁政,为四万万人民谋福祉。中山先生此次北上,一方面正是希望通过实现和平统一并召集国民会议,让全国人民“脱离这十三年革命的痛苦,享革命的幸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演讲民生主义,向民众宣传强国富民的方法。当然,中山先生并没有争夺“握大政权”的野心。19241112日,中山先生在广州各界欢送会的演说中说:“我这回到北京去,外面不明白情况的人,以为我一定可以握大政权,其实我并没有想到握大政权,就是他们要我办,我也是不能答应的。”[20]19241231日,中山先生抵京后在《入京宣言》中再次表明:“文此次来京,曾有宣言,非争地位权利,乃为救国”。

可惜中山先生在抵京三个月后便因重病去世,既未能亲眼目睹祖国统一、民族独立,也未能亲身完成毕生的壮志。中山先生深切地热爱着祖国,在他弥留之际仍低呼:“和平……奋斗……救中国……”又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此亦历史之一大憾事。而这幅由众多寓意凝聚成的《仁风披丹冈》,如今还挂在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正门入口处,供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人们瞻仰。

 

参考文献

[1](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11月第1版,第1710页。

[2](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10月第1版,第2505页。

[3][7](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6月第1版,第36312036页。

[4](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5月第1版,第69页。

[5](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别集下》,中华书局19881月第1版,第275页。

[6](三国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南宋蜀刻本。

[8](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平公》,见:《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4月第一版,第8341页。

[9](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9月第1版,第1949页。

[10]王辉:《古文字通假释例·代序》,(台湾)艺文印书馆,19934月第1版,第14页。

[1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月第1版,第677页。

[12]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836月第1版,第377页。

[1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陈乃乾点校:《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12月第1版,第87页。

[14]《汉语大词典》,第1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1月第1版,第1098页。

[15]尚明轩:《孙中山与废除不平等条约》,《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09页。

[16][17]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第三卷,中华书局19918月第1版,第20462049页。

[18][20]《孙中山全集》,11卷,中华书局19818月第1版,第308309页。

[19]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首页
  2. 研究成果
  3. 学术撷英
浅论《仁风披丹冈》的绘画主题与内涵
2019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王成伟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有一幅《仁风披丹冈》立轴(图一),纸本设色,纵128.5厘米、横45厘米。作者自题画名“仁风披丹冈”,款署“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孙大元帅北上,张坤仪恭绘敬祝。”款识下方钤白文“幼华画印”、朱文“坤仪染翰”各一枚,画幅右下角另钤朱文“寿如金石佳且好兮”押角印一枚。以接近整幅的笔墨绘白凤一只蹲立于巉岩绝壁上。凤用蛤粉等白色颜料以没骨法绘羽,以墨笔绘眼、喙、爪和翅间黑羽、尾端翎眼。凤扭头向斜下后视,其视线延展于画幅之外,若有所睹。巉岩用赭石加淡墨以大斧劈皴法绘制,又以更淡的笔触横扫出远处的山峦,咫尺之间营造出千里之势。

张坤仪(18951969),字幼华,号曲江女郎,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早年随居廉高足容祖椿习居派绘画,又从表兄叶恭绰研习金石书画。约在1919年前后于沪上结识高奇峰,遂从其习画,为入室弟子,后被收为义女。张坤仪主攻花鸟,笔墨刚柔相济,工写兼备。侍师左右十余载,深得高奇峰神髓,其作品主题和笔墨意趣都未超出高奇峰之藩篱。此幅绘于1924年的《仁风披丹冈》就与高奇峰的一幅《白凤凰》(图二)在构图、用笔、设色等方面都十分相似。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张坤仪此作脱胎于高其峰的《白凤凰》,但题名为《仁风披丹冈》,正是张坤仪赋予以鲜明的主题。此主题虽非张坤仪首创,却对民国画家产生较大影响,此后多有这类题名的名家画作出现,如张善孖、黄君璧等就有《仁风披丹冈》多幅(图三、四、五)。

与张善孖全用朱红色涂染山石不同,张坤仪所绘山石并不是这样炫目的色彩,这是否就背离了题名中的“丹冈”之本意呢?

对于这个问题,还得先从“丹冈”是什么谈起。按《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晋郭璞《鸾鸟赞》又云:“鸾翔女床,凤出丹穴,拊翼相和,以应圣哲。”[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虚构出来的一种神鸟,凤凰生长于丹穴山中,则《仁风披丹冈》题名中的“丹冈”即是丹穴山之山冈。

那么丹穴山是否就如其名而为红色呢?要解决这个疑问,又需从丹穴山之得名来考察。丹穴山得名于发源自此的丹水,而丹水却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红色之水。按《水经注·丹水》:“水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赤光上照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长居渊中。”是丹鱼因有“赤光”而得名,丹水、丹穴山之名“丹”字,又皆出于丹鱼之故。而张善孖等画家笔下的色彩,一方面是为附会“丹冈”的字面意思,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增强艺术表现之需要。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认为凤凰只在君主贤明的清平盛世才会出现,故凤凰的现身被认定是祥瑞之兆,是天下太平的象征。

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黄帝即位,惟圣恩承天,明道一修,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维思影像,夙夜晨兴。于是乃问天老曰:‘凤像何如?’天老曰:‘夫凤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鹤植鸳鸯思,丽化枯折所志,龙文龟身,燕喙鸡噣,骈翼而中注,首戴德,顶揭义,背负仁,心信智,食则有质,饮则有仪,往则有文,来则有嘉。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飞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翼挟义,衷抱忠,足履正,尾系武,小声合金,大声合鼓。延颈奋翼,五光备举,光兴八风,气降时雨。此谓凤像。夫惟凤为能究万物,随天祉,象百状,达于道。去则有灾,见则有福。览九州,观八极,备文武,正王国。严照四方,仁圣皆伏。故得凤像之一者凤过之,得二者凤下之,得三者则春秋下之,得四者则四时下之,得五者则终身居之。’黄帝曰:‘于戏,盛哉!’于是乃备黄冕,带黄绅,斋于中宫,凤乃蔽日而降。黄帝降自东阶,西面启首曰:‘皇天降兹,敢不承命。’于是凤乃遂集东囿,食帝竹实,栖帝梧树,终身不去。”黄帝是中国上古时期有名的贤德圣主,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战蚩尤,平炎帝,“惟圣恩承天,明道一修,惟仁是行”,终于“宇内和平”,引得凤凰“蔽日而降”。

不惟黄帝时有凤凰现世的传说,大凡三皇五帝这些上古时代的明主圣王,多因德行卓著而引得“凤凰来仪”;笃仁重德的周文王,也因“发政施仁”而有“凤凰鸣于岐山”的记载。故《淮南子》说:“昔者二皇,凤至于庭二皇,伏羲、神农;三代,凤至于门三代,尧、舜、禹也;周室,凤至于泽。德弥浇,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近。”

因“凤凰来仪”是“圣德所感,非力能致之”[2],故古人便用这一瑞像来美化帝王贤德、政治修明,并多见诸古代文献记录。如:西汉孝宣之治,“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3];东汉光武中兴,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颍川之陕县”[4];金章宗明昌之治,泰和四年“磁州武安县南鼓山北石圣台凤凰见”[5]

凤因具有德、义、礼、仁、信等多种高尚的品质,便又借以比喻具有圣德之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曰:“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于凤鸟。”[6]

在传统文化中,凤多被绘制成五采或红色,此幅《仁风披丹冈》所绘为白凤,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涵义?

按《朝野佥载》卷三:“昔蔡衡云,凤之类有五:其色赤者,文章凤也;青者,鸾也;黄者,鹓雏也;白者,鸿鹄也;紫者,鸑鷟也。”《仁风披丹冈》中的白凤即是五凤之一的鸿鹄。鸿鹄善飞,历代诗歌多有吟咏。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绝四海”[7];“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8]等诗句。而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又借鸿鹄善飞之意进行引申,将鸿鹄比喻为志向高远之人。

《仁风披丹冈》绘的是凤,而题名却作“风”,那么凤与风又有何关联呢?

仅从两个字的字形来看,早在汉字肇始的商代,在甲骨文中“凤(鳳)”与“风(風)”便是同一个字,都作从鸟凡声的“鳳”字,鸟如凤状。究其原因,大约是古人用象形的方法造字时,因风是无形的自然现象,并无直观的形态可以参照着进行模拟,便“假借”了一个同音的凤字。不同含义而使用同一个字,会造成含义混淆和理解偏差,于是至迟在春秋时期汉字分化情况变得异常普遍,曾经用同一个字形表示不同含义的汉字出现了独立表达的倾向。这种现象,文字学家称之为“分别字”[10]。如:“它”是“蛇”字的初文,后表示蛇义的添虫旁,以与它字分别;“或”是“国”(國)、“域”两字的初文,后分别加囗、土派生出国、域两字以与或义分别。“凤”与“风”也出现了分化现象,凤字保留了原来的字形,而风字则改为从虫凡声的形声字。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大抵是古人认为“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11],根据这种自然现象,赋予风字以更加具象而独特的字形符号。

凤与风曾共用一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信仰的方面,古人认为凤与风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凤的住、行离不开风。《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暮宿风穴。”《埤雅》卷八:“龙乘云,凤乘风。”而两者更为紧密的联系,则或许是古人对凤的崇拜,将它当作了能兴风的“风神”。[12]

是故《仁风披丹冈》题名用“风”字便蕴含了凤之义。那么作者为何不直截了当地题作“凤”字呢?这是因为题名“仁风”,又具有一层深刻的文化含义。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是用风吹草伏的自然现象来形容德化。于是有“仁风偃物,德以礼宣”[13],以“仁风”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14]如《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旧唐书·房玄龄传》:“陛下仁风被于率土,孝德彰于配天。”《全唐文·湘君庙记》:“及我使君濮阳公之来也,抚此疲氓,一振仁风。”

1924年1023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倒北京直系政府。1025日,冯玉祥等电邀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大计。1113日,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等乘“永丰”舰启程北上。

在中山先生北上之际,广州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纷纷馈赠礼品以表达心声。如广州总工会赠“定鼎中原”银鼎(图七),广州商会赠“统一先声”银杯(图八)。1925年年初,在中山先生抵京后,旅京广东同乡赠“天下归仁”银杯(图九)。这些珍贵的礼物都表达了同一个愿望——祝愿中山先生此次北上之行能引领中国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给国家带来和平统一。

张坤仪在中山先生临行北上之时“恭绘”《仁风披丹冈》,不仅含蓄地表达了这一美好愿望,而且还蕴含了更多的寓意。

首先,是以物喻人,用凤来比拟中山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格,称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具有“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不仅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他有着“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为人民除忧愁,谋幸福,争权利,并乐此不疲。他“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因此,张坤仪以凤来比拟中山先生是恰如其分的。

其次,以凤是祥瑞之兆,“见则天下安宁”,祈愿中山先生此行为中国带来和平、统一,为全国人民带来安定、幸福。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是革命的果实却为袁世凯所窃取。此后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外有列强凌辱,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桎梏着中国,使其失去独立和统一;内又历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割据与混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中山先生“毕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富强而奋斗,他始终强烈反对不平等条约,并把它视为谋求祖国独立和统一斗争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活动”[15];同时,中山先生为保卫得之不易的民主共和制度,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其后又积极组织北伐,希望以武力统一全国。北京政变送来了和平统一的曙光。19241031日,段祺瑞复电中山先生云:“公元勋照耀,政想宏深;命驾北来,登高发响,此天下之所想望,尤南北合力统一之先声。”[16]中山先生此行正是本着为国为民的目的。他自言“到北京去从事和平统一”[17],是“去宣传主义,组织团体,扩充党务”,是为了“达到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主张”,让全国人民“脱离这十三年革命的痛苦,享革命的幸福”[18]

再次,以五凤之一的鸿鹄为意象,一方面是“敬祝”中山先生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广州至北京,直线距离便有两千余公里之遥,况中山先生乃走海路,途经上海,转道日本,再至天津,所行路途更远,所耗时日尤多。此行自1113日启程至1231日抵京,历时近五十日,海上漂泊十余日,备受舟车劳顿之苦。张坤仪便是借此画表达亘古不变的送别主题,即祝愿中山先生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同时,借用鸿鹄的意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敬祝”中山先生能一展鸿鹄之志。中山先生怀有“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19],有着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志向。此次北上之行若能成功,可谓是实现中山先生统一中国梦想的“天赐”良机。

最后,题作“仁风”,是希望中山先生这位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在“握大政权”后能够施行仁政,为四万万人民谋福祉。中山先生此次北上,一方面正是希望通过实现和平统一并召集国民会议,让全国人民“脱离这十三年革命的痛苦,享革命的幸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演讲民生主义,向民众宣传强国富民的方法。当然,中山先生并没有争夺“握大政权”的野心。19241112日,中山先生在广州各界欢送会的演说中说:“我这回到北京去,外面不明白情况的人,以为我一定可以握大政权,其实我并没有想到握大政权,就是他们要我办,我也是不能答应的。”[20]19241231日,中山先生抵京后在《入京宣言》中再次表明:“文此次来京,曾有宣言,非争地位权利,乃为救国”。

可惜中山先生在抵京三个月后便因重病去世,既未能亲眼目睹祖国统一、民族独立,也未能亲身完成毕生的壮志。中山先生深切地热爱着祖国,在他弥留之际仍低呼:“和平……奋斗……救中国……”又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此亦历史之一大憾事。而这幅由众多寓意凝聚成的《仁风披丹冈》,如今还挂在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正门入口处,供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人们瞻仰。

 

参考文献

[1](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11月第1版,第1710页。

[2](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10月第1版,第2505页。

[3][7](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6月第1版,第36312036页。

[4](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5月第1版,第69页。

[5](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别集下》,中华书局19881月第1版,第275页。

[6](三国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南宋蜀刻本。

[8](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平公》,见:《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4月第一版,第8341页。

[9](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9月第1版,第1949页。

[10]王辉:《古文字通假释例·代序》,(台湾)艺文印书馆,19934月第1版,第14页。

[1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月第1版,第677页。

[12]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836月第1版,第377页。

[13](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陈乃乾点校:《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12月第1版,第87页。

[14]《汉语大词典》,第1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1月第1版,第1098页。

[15]尚明轩:《孙中山与废除不平等条约》,《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09页。

[16][17]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第三卷,中华书局19918月第1版,第20462049页。

[18][20]《孙中山全集》,11卷,中华书局19818月第1版,第308309页。

[19]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