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三级
该件文物为宋庆龄保存的1923年1月26日王宠惠、徐谦致孙中山电。
电文谓:“中山先生钧鉴:径电悉。当经面问张敬舆,据言‘兵工及裁兵计画均赞成,兵工事拟请先生筹画实行办法。惟裁兵一事,同时须谋军事建设,以为一劳永逸之计,必须开最高军事会议。一、 谋互相谅解,二、 裁兵与军事建设计画,可同时并举,至所裁兵数,当较一半为多,国人监督,系最善之举。第三国佐理一节,会议时说明理由,公同讨论。现内阁政策,即以解决军事为最要之一端,望先生极力提倡,用期先生希望,克日见诸事寔’等语。径电及答复之意,已由敬舆电达各处。数日惠、谦可同黄膺白君来沪,就教一切。宠惠、徐谦。敬。”
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广东东莞人。少年求学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后赴日本攻读法政,并加入中国同盟会。转而留学美国耶鲁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辛亥革命前夕回国,曾参加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活动。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国民共进会副会长,后加入国民党。1921年12月至1922年4月,任司法总长。1922年8月,任教育总长兼代国务总理。1927年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司法部部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
徐谦(1871-1940),字季龙,别署黄山樵客,安徽歙县人。辛亥革命后发起组织国民共进会,后与同盟会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曾任北京政府司法部次长。1917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1920年11月,在广州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后改任广州政府大理院院长。1923年,与胡汉民等被委为大元帅驻沪办理和平统一代表。1924年9月,任私立上海法政大学校长。
考释详见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辑释:《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三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中华书局202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