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学术撷英  /  正文
如何突出人物纪念馆的特色
作者:毛茅

    摘要:特色是纪念馆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的武器,是提升纪念馆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二法宝。如何深度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运用巧妙的设计语言,成功打造与众不同的纪念馆,是每个纪念馆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难题。本文将通过分析人物纪念馆的展示特色,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仅供业界同行参考和采纳。
    关键词:人物纪念馆;故居;特色;展示形式
    纪念馆要想避免“千馆一面”的平庸评价,必须重点打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人物纪念馆相较于一般纪念馆,具有主题明确的优势,容易从纪念馆的展场布置、展示文物、内涵内容上别具一格。
    一、再现故居的历史场景
    1、选址依托故居故景
    人物纪念馆相较于一般博物馆具有特殊性,在馆址选择时考虑的地域因素较多。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环境,大多会依托于故居、旧址、纪念地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简而言之,就是在纪念人物生活过的具有代表性的故地选址。是否让游客感到身临其境是衡量纪念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成功的纪念馆往往能够最大化地还原人物当时的真实样貌,带领游客融入人物的生活。有的大型纪念馆甚至把整个城镇都打造出浓厚的纪念气氛。例如广东中山的孙中山纪念馆,整个翠亨村故址真实的展示了当地当时的风俗民情,带领我们进入了中山先生成长时社会环境。孙氏族谱、家族合影、孙氏故居等珍贵文物点缀其中,使得偌大的纪念馆更具情感和特色。
     2、追随人物的历史足迹
     除了展示人物的成长环境,凸显人物的重要活动和人生节点也十分重要。因此,不少人物纪念馆选择在人物进行过重要活动的地点开馆。例如,鲁迅纪念馆在绍兴、北京、广州、上海、厦门等城市均有建馆,分别为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代表活动。这些纪念馆就像人物生活的缩影,展现的人物生活阶段也各有不同,展示的重点各具千秋。因为截取的“点”较小,也更容易在感官体验上接受。由于这种贴近真实选址考量,使得人物纪念馆一开始就区别于一般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紧密性,在展示内容上更容易出彩。
    二、突出展物的陈列特色
    1、原状陈列的展示特色
    游客到纪念馆参观,无非是想体验名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历史环境,获取更多地人物信息。人们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纪念馆陈列摆设的细节,能够很好地直观人物的性格、兴趣及爱好,从而了解其思想和志向。而保持故址原本的陈列摆设,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生活环境,让游客通过环境联想到人物,就能得到形象化、具体化的真切感受。无可置疑,原状陈列是人物纪念馆最理想化的陈列形式,原物原景原本就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殊含义,无需赋予和加工就能凸显展示特色。但是,故居故景只能呈现人物部分的生活阶段,不足以展现完整的生命历程和人格全貌。要想全面反映纪念人物,仅仅依靠这种侧面烘托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不少纪念馆选择在原状陈列旁增加辅助陈设,甚至在主体纪念馆旁增建小型文物馆,通过增加辅助文物展示,起到一种补充说明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辅助文物和建筑不能喧宾夺主,明确其补充细节的地位,起到完善作用的同时与主体展示物相得益彰。
    2、遗物为主的展示对象
    纪念馆采用故居陈列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历史人物的生活活动情况,而呈现这些活动的实物往往是生活用品,他们作为物质载体与故居优势互补。这些遗物在忠于历史场景的原则下,进行恰当的设计和加工,从而达到更典型、更震撼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故居的罕见的珍贵文物数量有限,陈列品以日常家居和日用品为主。但这些常见的日常物品更能营造出温馨平实的气氛,拉近游客与纪念人物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受。这些凝聚着纪念人物情感的物品,往往更能够激发游客的联想,从细节上取胜。特别是近现代的人物纪念馆,其中的陈列物品更接近于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更能够勾动起游客的回忆。如上海的孙中山故居,其中的物品摆设基本维持原貌,墙上悬挂的地图、室内摆放的桌、椅、花瓶、书桌上的眼镜、笔、纸、曲线板等,一系列自然的陈设组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此处生活时的痕迹,情真意切,引发我们睹物思人。
    三、塑造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1、凸显亮点
    人物纪念馆的陈列顺序大多依照人物的生平时间线,以固定的框架介绍人物的生平功绩。由于歌颂名人的传记书本众多,介绍名人的同类纪念馆数量也不少,如何在相似的故事情节中,凸显纪念馆的独特性就成了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展示的形式比展示的内容更加重要。选取独特的视觉,凸显人物故事的个性,精准提炼最本质、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事件。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重点得截取人物的生平亮点,在特色上取胜。另外,游客与纪念人物之间具有时代隔阂,不能完全照搬当时的历史解读,馆内宣教人员必须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独到、合乎事宜的新看法,运用精致简练、巧妙的语言形式,吸引游客以探索的心态解读纪念人物的一生。近几年,不少人物纪念馆开始尝试打破以往的单向陈列方式,试图与游客之间建立一种双向互动。传统的文本传记陈列解读起来十分费力,新时期的高科技的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保证原状陈列的同时,让游客更宜贴近人物。纪念馆打破沉闷肃静的展厅气氛,让纪念人物不再“高不可攀”,为游客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纪念馆还原部分历史场景,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来到纪念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特别注意要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度,不能过分追求迎合观众的审美,没有凸显精神内涵的形式再漂亮也只是哗众取宠。
    2、打造个性化
    为了凸显特色,纪念馆不可完全依赖原本的遗物陈列,必须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环境“活化”实物。选取有特殊意义的代表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小故事,扩展陈列空间的精神内涵。有选择地拼接组合部分文物,组成一部活灵活现的“传记”,带领游客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够提高游客的观光兴趣,也能够形成别树一帜的风格。人物形象的设计是决定纪念馆成败的关键。以个性化的设计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不常见的内心世界。总的来说,就是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去诠释传统的人物精神。如郭沫若故居纪念馆,设计者利用“球形”的概念,把二维的展厅空间变得立体。墙面的图片展示没有严格遵照传统的对称形式,而是类似书法留白的方法。室内造型上,延伸出斜线空间与展示物品相呼应。这些打破常规的设计语言,正好与郭沫若先生的文学理念和精神相契合。北京的鲁迅纪念馆,充分发挥鲁迅文学的艺术特色,从色彩和造型上出彩。“四个门”的概念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综上所述,特色是纪念馆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的武器,是提升纪念馆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二法宝。人物纪念馆要想从“共性”中凸显“个性”,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优势,必须在细节和形式上下功夫。结合自身优势,以精致巧妙的细节打动观众。选取独特视觉,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在同类纪念馆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黄仂.新形势下纪念馆发展路径的思考[J].理论导报. 2009(07)
 [2]郑念军.名人纪念馆的文化积淀[J].设计家. 2010(01)
 [3]赵刚.浅谈人物类纪念馆的市场化运作与营销——以辽宁省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 2006(02)
 [4]杨玉山.历史人物纪念馆陈列探讨[J].东南文化. 2005(03)
  1. 首页
  2. 研究成果
  3. 学术撷英
如何突出人物纪念馆的特色
2020年09月21日
信息来源:毛茅

    摘要:特色是纪念馆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的武器,是提升纪念馆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二法宝。如何深度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运用巧妙的设计语言,成功打造与众不同的纪念馆,是每个纪念馆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难题。本文将通过分析人物纪念馆的展示特色,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仅供业界同行参考和采纳。
    关键词:人物纪念馆;故居;特色;展示形式
    纪念馆要想避免“千馆一面”的平庸评价,必须重点打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人物纪念馆相较于一般纪念馆,具有主题明确的优势,容易从纪念馆的展场布置、展示文物、内涵内容上别具一格。
    一、再现故居的历史场景
    1、选址依托故居故景
    人物纪念馆相较于一般博物馆具有特殊性,在馆址选择时考虑的地域因素较多。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环境,大多会依托于故居、旧址、纪念地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简而言之,就是在纪念人物生活过的具有代表性的故地选址。是否让游客感到身临其境是衡量纪念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成功的纪念馆往往能够最大化地还原人物当时的真实样貌,带领游客融入人物的生活。有的大型纪念馆甚至把整个城镇都打造出浓厚的纪念气氛。例如广东中山的孙中山纪念馆,整个翠亨村故址真实的展示了当地当时的风俗民情,带领我们进入了中山先生成长时社会环境。孙氏族谱、家族合影、孙氏故居等珍贵文物点缀其中,使得偌大的纪念馆更具情感和特色。
     2、追随人物的历史足迹
     除了展示人物的成长环境,凸显人物的重要活动和人生节点也十分重要。因此,不少人物纪念馆选择在人物进行过重要活动的地点开馆。例如,鲁迅纪念馆在绍兴、北京、广州、上海、厦门等城市均有建馆,分别为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代表活动。这些纪念馆就像人物生活的缩影,展现的人物生活阶段也各有不同,展示的重点各具千秋。因为截取的“点”较小,也更容易在感官体验上接受。由于这种贴近真实选址考量,使得人物纪念馆一开始就区别于一般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紧密性,在展示内容上更容易出彩。
    二、突出展物的陈列特色
    1、原状陈列的展示特色
    游客到纪念馆参观,无非是想体验名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历史环境,获取更多地人物信息。人们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纪念馆陈列摆设的细节,能够很好地直观人物的性格、兴趣及爱好,从而了解其思想和志向。而保持故址原本的陈列摆设,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生活环境,让游客通过环境联想到人物,就能得到形象化、具体化的真切感受。无可置疑,原状陈列是人物纪念馆最理想化的陈列形式,原物原景原本就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殊含义,无需赋予和加工就能凸显展示特色。但是,故居故景只能呈现人物部分的生活阶段,不足以展现完整的生命历程和人格全貌。要想全面反映纪念人物,仅仅依靠这种侧面烘托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不少纪念馆选择在原状陈列旁增加辅助陈设,甚至在主体纪念馆旁增建小型文物馆,通过增加辅助文物展示,起到一种补充说明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辅助文物和建筑不能喧宾夺主,明确其补充细节的地位,起到完善作用的同时与主体展示物相得益彰。
    2、遗物为主的展示对象
    纪念馆采用故居陈列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历史人物的生活活动情况,而呈现这些活动的实物往往是生活用品,他们作为物质载体与故居优势互补。这些遗物在忠于历史场景的原则下,进行恰当的设计和加工,从而达到更典型、更震撼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故居的罕见的珍贵文物数量有限,陈列品以日常家居和日用品为主。但这些常见的日常物品更能营造出温馨平实的气氛,拉近游客与纪念人物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受。这些凝聚着纪念人物情感的物品,往往更能够激发游客的联想,从细节上取胜。特别是近现代的人物纪念馆,其中的陈列物品更接近于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更能够勾动起游客的回忆。如上海的孙中山故居,其中的物品摆设基本维持原貌,墙上悬挂的地图、室内摆放的桌、椅、花瓶、书桌上的眼镜、笔、纸、曲线板等,一系列自然的陈设组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此处生活时的痕迹,情真意切,引发我们睹物思人。
    三、塑造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1、凸显亮点
    人物纪念馆的陈列顺序大多依照人物的生平时间线,以固定的框架介绍人物的生平功绩。由于歌颂名人的传记书本众多,介绍名人的同类纪念馆数量也不少,如何在相似的故事情节中,凸显纪念馆的独特性就成了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展示的形式比展示的内容更加重要。选取独特的视觉,凸显人物故事的个性,精准提炼最本质、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事件。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重点得截取人物的生平亮点,在特色上取胜。另外,游客与纪念人物之间具有时代隔阂,不能完全照搬当时的历史解读,馆内宣教人员必须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独到、合乎事宜的新看法,运用精致简练、巧妙的语言形式,吸引游客以探索的心态解读纪念人物的一生。近几年,不少人物纪念馆开始尝试打破以往的单向陈列方式,试图与游客之间建立一种双向互动。传统的文本传记陈列解读起来十分费力,新时期的高科技的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保证原状陈列的同时,让游客更宜贴近人物。纪念馆打破沉闷肃静的展厅气氛,让纪念人物不再“高不可攀”,为游客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纪念馆还原部分历史场景,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来到纪念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特别注意要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度,不能过分追求迎合观众的审美,没有凸显精神内涵的形式再漂亮也只是哗众取宠。
    2、打造个性化
    为了凸显特色,纪念馆不可完全依赖原本的遗物陈列,必须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环境“活化”实物。选取有特殊意义的代表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小故事,扩展陈列空间的精神内涵。有选择地拼接组合部分文物,组成一部活灵活现的“传记”,带领游客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够提高游客的观光兴趣,也能够形成别树一帜的风格。人物形象的设计是决定纪念馆成败的关键。以个性化的设计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不常见的内心世界。总的来说,就是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去诠释传统的人物精神。如郭沫若故居纪念馆,设计者利用“球形”的概念,把二维的展厅空间变得立体。墙面的图片展示没有严格遵照传统的对称形式,而是类似书法留白的方法。室内造型上,延伸出斜线空间与展示物品相呼应。这些打破常规的设计语言,正好与郭沫若先生的文学理念和精神相契合。北京的鲁迅纪念馆,充分发挥鲁迅文学的艺术特色,从色彩和造型上出彩。“四个门”的概念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综上所述,特色是纪念馆独树一帜、经久不衰的武器,是提升纪念馆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二法宝。人物纪念馆要想从“共性”中凸显“个性”,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优势,必须在细节和形式上下功夫。结合自身优势,以精致巧妙的细节打动观众。选取独特视觉,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在同类纪念馆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黄仂.新形势下纪念馆发展路径的思考[J].理论导报. 2009(07)
 [2]郑念军.名人纪念馆的文化积淀[J].设计家. 2010(01)
 [3]赵刚.浅谈人物类纪念馆的市场化运作与营销——以辽宁省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 2006(02)
 [4]杨玉山.历史人物纪念馆陈列探讨[J].东南文化. 2005(03)